Sitemap: https://zhongyi1973.blogspot.com/sitemap.xml 中艺民族乐团 Zhong Yi Traditional Orchestra(1973 - 1987): 乐团 指挥简介

乐团 指挥简介

 乐团简介(1973- 1987)

    1970-73年之间,由数位爱好民乐的青年:连荣史、张炳照、高志强(已故)、洪南成、林美华、谭国才及叶耀荣等人共同发起组织而成,这些发起人在197371日共同委托高志强(已故 又名高兴极 )与连荣史向政府商业注册局注册,中艺民族乐团是在1973年正式成立,19804,乐团从商业注册转为社团注册。     

         成立时,是一支纯粹的民乐团,1978年才成立歌咏队,它附属于中艺民族乐团。
     
         乐团指挥工作主要由连荣史、叶耀基及洪南成三人负责,李仕国在后期担任短暂的指挥工作,他们都是义务的、没领取任何薪金津贴的。他们除了负起指挥工作外,也负责乐团演出策划工作及参与乐团演奏任务。
     
        连荣史与叶耀基着重于乐曲的创作和编曲等乐务;洪南成、李忠兴和李科亮等人负责乐团乐谱的记谱、乐谱编配、歌曲伴奏、分谱抄写等工作。

        谭国才、林锦昌、叶耀荣、吴文士及李忠兴等人先后担任团长,李科亮曾任秘书多年,团徽由曹锦华设计。乐团中坚分子除了四位指挥及历任团长外,他们是:张炳照、高志强(已故)    、戚兆铭、陈育章、蔡韵珊、林美华、李科亮、李忠兴、潘添基、王金富、林裕华、黄元章、林德成、莫有才、吴耀昆、吴锦昆、余明华(已故)、陈兴中(已故)、薛绍明(已故)、陈向新、林亚历、邹国荣、林英端、王会友、李佳祥、蔡基旭、陈惠力、陈伟达、许佩娥、何丽香、林桂春、黄锦亮、汤钧喜、黄兰花、曹凤兰、邬国盛、陈瑞禄、蔡耀祥、杨玉美、曾秀锦、黄秀莲、许惠华、邓吏芳、陈远豪、马喜城、黄英贵、李承星、许乃川、洪专适、陈伟达等。
 
        最早练习地点是在连荣史牛车水的住家,人数增加后由牛车水搬到丹戎巴葛的星洲虎报大厦,借用一段短时间后,再搬到克里门梭道(Clemenceau Ave)的丽的呼声,借用其场地供乐团练习,这里的练习场地非常理想,有很好的隔音设备。
     
        之后因某些问题一再搬迁,租用维多利亚街的理发业公会 436B,Victoria Street S0719(面积约有400  平方尺,还有一间乐器储藏室)租金每月数十元,租了两年半后,再搬到丝丝街旧屋三楼   120B,Cecil Street S0106,那里的练习环境非常不理想,在1978年9月演出前两月,会所前后的摩天楼也开始施工,工地的打桩机把三楼震荡得摇摇欲坠,楼下不得不用数支大方木支撑,会所已成危楼,严重影响了团员们的练习情绪,在当时的经济拮据的情下,要找一个理想的场地,而且又能容纳约三十人的练习场所实在不容易。
     
        乐团成立初期,辗转迁移了多次,在那非常艰辛的条件下,团员本着对民乐的执著与爱好,风雨无阻按时参与练习。在团员的维系与经营下,中艺民族乐团终于在1978年落户于福州会馆 21 Tyrwhitt Road ,Foochow Bldg,#06-02  Singapore 0820

      租用团所的租金主要来自团员每月的月捐,最初是每月10元,后来则提高至15元,其他的资金来源是自定期的电台录音费和演出的盈余。

        福州会馆的会所场地面积较大(约800平方尺),且有冷气设备的练习环境, 比起之前的几个练习场所好得多,完全足够容纳 30-50人的练习。环境与设施是有过之而不及,在这样安稳、宽敞、舒适的环境下,创造了有利于乐团发展的条件,团员人数增加了,乐团的成长也趋于稳健之中;这一年,附属于中艺民族乐团的歌咏队就在这一年成立了。这个场地一直租用到1987年中艺民族乐团解散为止。
   
        乐团啼声初试是在1973年的器乐观摩会上,这是乐团首次在福康宁山文化馆的演出,在同一天里演两场,参与的演奏员约有二十多人左右(无名单记录,有些已忘了他们的名字) ,当时儿童剧社少儿组的朋友们协助前后台的工作,非常感谢他们当年无私地付出。

        这次的观摩会并没有节目表保存,(1973年南洋商报的演出报道有详细的节目表)仅存的是一个陈旧的音乐卡带,音质很差,完整地记录了曲目和录音,后来转录成CD这个卡式录音带已43年之久,音质很差,声量也很小,林桂春君通过音乐软件的重新编辑,花费了许多时间,改善了这录音的效果,至少是比原来的理想些;一些历年演出的视频和录音,都是洪南成君花了不少时间编辑,上传到  Youtube 去 ,部分音响也是经过林君编辑的,在此要感谢他们拨出宝贵的时间,默默的付出。

       1973年的观摩会、1975年的器乐演奏会及1978年的音乐晚会中,都是纯粹的器乐演奏。(1978年的音乐会中仅有一项钢琴伴奏的独唱)1975年及1978年民族器乐演奏会的票房极佳(皆演四场,75年95%  78年99%)这两次的成功演出,吸引了更多新团员的加入。

        乐团成立初期,李仕国(已故)引进了不少新加坡大学华乐队好手,后来洪南成也在他执教的国家初级学院华乐团中引进国初华乐团的学生,这些年轻团员的加入,使乐团的阵容更加壮大,团员的人数从最初的二十几人,发展到后来的五六十人,这些新血的加入,使到后来乐团水准不断的提高,才有能力演奏一些水平高的大型乐曲,要感谢他们提升了乐团的演奏水平。

        当时的演出地点主要是在维多利亚剧院, 新加坡大会堂也留下我们演出的足迹。演出最高记录是连演四场,当时华乐观众很多,反应非常热烈。当时的华文报章: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都非常尽心尽力地为我们的演出报道作宣传,此外新加坡广播电台也经常有演出的消息报道,感谢他们在宣传工作上不遗余力。

        我们的演出,与众不同是乐曲在演奏的同时,配上彩色缤纷的幻灯片,除了在听觉上可大饱耳福,还有视觉上的享受,可谓有声有色,使乐曲的表达更富有感染力。这要归功于唐顺华(老总)及林慈训等工程师多年来,义务为我们尽心尽力地负起后台幻灯及灯光搭配这艰巨的工作,感谢他们无私的付出。在此也要感谢多次负起舞台监督工作的叶耀荣与黄生财等人。

        除了舞台灯光效果之外,舞台美工设计也是居功不小,每一年的演出都有不同的舞台设计,能给观众们新鲜的美感,这些花费许多时间精心制成的,他们往往是被忽略的一群,在此感谢他们过去无私的付出。

        另外,我们的音乐会演出,在音乐演奏之前,都会有一位或两位司仪担任报告节目的名称及演奏内容介绍,使观众比较容易领会乐曲的内容。由于演出特刊没写他们的名字,因此往往常被忽略。在历届演出中,他们是徐惠民、林登丽、蔡祥碧、许惠民、林丽菁及程丽芳等。有些司仪是在幕后,希望改天能找出他们的名字。在此要非常感谢他们义务担任这项工作,他们都是字正腔圆、语音标准的专业播报员,有了他们的播报,使我们的节目更加生动有趣,衷心感激他们。

       此外也要感谢那些负责演出特刊设计、编辑工作以及招登广告的团员朋友们。更要感谢那些负责策划演出工作的筹委会成员们的无私、不辞劳苦的付出。

        我们除了定期的对外演出,也参与新加坡电台“华乐演奏”节目的录制,当时负责华乐演奏节目制作的负责人有陆月馨女士及吴锦华(已故)等人。这些对外的演出和电台的录音节目,以提供了我们表演与演奏的平台,同时也为乐团提供了收入,解决了团所的租金问题。
大约是在八十年代,每年的演出,都能申请到当时的文化部的文化基金,这多少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

        歌咏队成立后,中艺民族乐团伴奏小组经常为附属的歌咏队编写伴奏谱和伴奏,民乐和民歌相辅相成,1980年首次有歌唱节目亮相,接下来在音乐会中都有民歌用民乐伴奏的歌唱节目。

        1984年,本地的歌唱团体星市音乐会在已故会长陈木锡先生的邀请下,民乐团很荣幸的为星市音乐会担任音乐会伴奏:
1.  1984年青春的旋律(共13首歌曲) 2.  1985年的新港歌声演唱会(共7首歌曲)。
     
        有了这两次的合作经验,已故星市会长陈木锡先生觉得中艺伴奏小组,彼此之间合作愉快、关系良好,团员们友善合群,以及洪南成先生对待音乐认真的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为中艺伴奏小组是一个能继续合作的音乐好伙伴。

        在1986年中旬,陈先生向洪南成透露,有意主办中国青年歌唱家来新加坡演唱,歌手多数是唱民歌的,想邀请中艺民族乐团伴奏小组为他们伴奏,当他把这个消息转达给团员时,大家都很兴奋,也很担心,作为一个业余音乐团体,想要为中国的专业歌唱家伴奏,很担心伴奏水准达不到他们的要求,配不上他们这些专业的歌唱家们。后来,经过大家的商议,一致认为只要大家肯努力,共同鞭策,何尝不是一个提升伴奏水平的机会,于是便答应下来。团员们全凭一股热衷于音乐的干劲,利用闲暇的时间加紧练习,在演出前,大家都在工余尽量抽出时间,进行紧密的排练,以达到更高的演奏水平。

        现在回想起来,已故歌唱家陈木锡先生功不可没,衷心感激他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让我们这个业余乐团非常荣幸地,能成为本地首个为当时中国知名青年歌唱家彭丽媛、傅祖光、王静、杜萍、马太萱及他本人的歌唱的伴奏。
     
         伴奏小组成员:吴锦昆(笛子)吴耀昆(扬琴) 王会友(高胡  板胡 ) 林美华(二胡) 李佳祥(二胡)   李忠兴(中胡)    陈兴中(已故    笙)   许佩娥(琵琶)   马喜城(中阮) 李科亮(大提琴)  吴文士(倍大提琴)   打击乐:林德成   李承星  郑树森       指挥:洪南成
由于这个伴奏小组过去有相当多的伴奏经验,再加上团员们认真、积极地练习,乐队与歌唱家之间很有默契,配合得相当完美,深获好评。

        中艺民族乐团伴奏小组在1987年为中国青年歌唱家们伴奏后,乐团与歌咏队因为理念分叉,意见分歧,面临解散的厄运。
     
         1987年12月13日由团长高金宝召集开会:“讨论有关解散中艺民族乐团事宜”,乐团也在会议结束后解散了。解散事宜没有妥善的处理,就匆匆地解散了,歌咏队加入客属总会,华乐团则四散。乐团解散后,许多一向关心我们乐团的国内外朋友、华乐界人士都时常问起解散前的财政状况、解散的过程及解散的真正原因,他们对此事都非常关心,他们都想进一步了解真相,对这个活跃了十多年的乐团的解散,深感不解,觉得非常惋惜和遗憾。

        有一些唱民歌的团体很想再找回像以往那样的民乐伴奏小组,但这已经是风吹云散,一去不复返的事了,有些在国内找不到类似以前那样的伴奏,甚至要向国外乐团求助,这实在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

        如今,有许多旧团员依然凭着对民乐的热爱活跃于:南洋客属总会、陶融儒乐社、惠安公会、星海艺术研究会及布莱德岭俱乐部等乐团。希望他们本着热爱民乐的热情,继续努力,尽力推广民乐,把它发扬光大。


指挥简介:


连荣史:(任期 1973-1982)

自小向老艺人学习汉乐(客家传统音乐),擅长演奏古筝和大提琴,师从傅金洪和赵震肖学习大提琴,拥有皇家音乐学院第八级大提琴演奏文凭(Royal Schools of Music Violoncello Playing Grade 8 )及第八级音乐理论文凭。曾创作和编写了不少作品,如山河颂、劫、忆乡曲、登上了高高的山顶、一梭一箩记心头、欢乐的心、红杉树等。
他编辑了古筝演奏法一书,对本地古筝教学帮助很大。他把汉乐重新编写,注入音乐新生命。他的古筝教学极为成功,从六七十年代开始,便积极的推动古筝教学,可谓古筝学生满天下,早期有很多古筝老师都出自他的门下,如莫泽熙(已故)、蔡耀祥等。他把一生奉献给音乐,他现年高龄八十,他的音乐生涯依然活跃,数十年如一日,贡献颇大。



叶耀基:(任期 1973-1984)(已故)

早年在养正小学学习华乐,后来参加陶融儒乐社学习地方音乐,奠定了他的民乐基础。他擅长演奏三弦,自学编曲创作,为乐团编写和创作了不少乐曲,如我们的家乡、故乡的回忆、风雨同舟、采茶灯等。他非常热爱民乐,在发扬及推广华乐工作方面不余遗力,对民乐的贡献不小。 (于2021年10月14日逝世)





洪南成:(任期 1973-1987)

毕业于教育学院,学校教师。擅长二胡、大提琴及多种中西乐器演奏,曾随连荣史先生及傅金洪先生学习大提琴演奏,并向梁荣平先生学习和声及编曲,于1974年考获皇家音乐学院
第八级大提琴演奏文凭(Royal Schools of Music  Violoncello  Playing  Grade 8 )  于1973年考获第八级音乐理论文凭( Theory Of Music Grade 8 )。1963年就读中正中学时参加该校的民间音乐研究会。1974-1980年期间,负责指挥国家初级学院、国大、甘榜格南联络所、培道中学等华乐团多年,在华乐的教学、编曲方面累积了不少经验。
1987年在星华之声音乐会中,担任歌唱伴奏小组指挥。



李仕国(已故)

担任短期指挥。早年自学二胡,擅长拉奏高胡、二胡及中胡等乐器,二胡演奏的水平相当高,自学生时代开始便非常热爱民乐,他曾在新加坡大学担任华乐指导,在推动民乐方面做出不少的贡献。可惜英年早逝,(于2012年因病逝世)